星期六, 1月 15, 2011

你如何看待自己在劇場中的定位?

學生時代呈現很多,有表演、排演、導演、獨呈、學製與畢製。其中收穫最大的是排演課,因為這課程讓我接觸到劇場每一組的工作內容,經由實際操作瞭解劇場是個分工很專精的行業。

這是我大學以及研究所的排演課工作內容:

一年級:
課堂呈現
《玻璃動物園》飾 蘿拉
《暗戀桃花源》飾 春花
我在緊張發抖與腦筋一片空白中學會如何與partner相處,並瞭解排練時間對演出品質的影響。

二年級:
大劇場與實驗劇場
學畢製《海山傳說。環》、《明天是新年》、《時遷偷雞》行政組
我學會如何寫新聞稿、邀請貴賓的方法與禮儀、如何帶位、如何疏散觀眾。

三年級:
大劇場與實驗劇場
學畢製《太太學堂》、《櫃男風情》、《墮》、《男人遊戲》舞台組
我學會如何使用工具、實際操作木工、粉刷油漆、裝拆台、如何當一個精準的stage hand。

學畢製《奧瑞斯提亞》、《夢境莊園》、《公園》燈光組
我學會如何保養燈具、搬運燈具、裝燈、調燈、set cue與 on board。

四年級:
大劇場
學製《紅旗白旗阿罩霧》服裝組
我學會如何使用縫紉機,瞭解戲服與成衣之不同以及身為保姆如何照顧演員。

學製《欽差大臣》第一次上大舞台演戲,演兩個戲份很少的角色。
我學會如何控制自己的能量。

五年級:
大劇場
畢製《夜遊神》也是一個戲份很少的角色,寒訓時曾經從早到晚在一旁等待,只上台排了10分鐘戲。
我學會如何從台下觀察台上的演員,並且思考如果是我,是否有能力可以處理得更好。

研一:
實驗劇場
《傾斜》主要演員。剪髮、減重18公斤。
我體會到不需要在台上掩飾自己的缺點,因為一上舞台,什麼都掩藏不住。

研二:
大劇場
學製《如夢之夢》主要演員,90幾歲老妝,第一次整排走了13個小時。
學習並觀察一位大師在創作過程的思考模式。沒有完全學會,仍在摸索當中。


這位演員在學校上了三年多的表演課,大四才爭取到在大舞台演出的機會,雖然在台上的表演時間只有10分鐘,但可以有自信地說:我已經準備好了,只要有機會,有能力可以處理另一個10分鐘的角色。這對我們而言是很習以為常的事,一位表演者的學習與培養,沒有速成,只有熟成。

這些演出比演藝系要密集很多,體力的消耗更有過之而無不及。盡管排演課實際當演員的時間不多,但我非常感謝老師們這樣的課程安排,讓我可以在日後上台演出時,與所有組別一起工作起來比較容易進入狀況。

因為辛苦,抱怨在所難免,但大家都很珍惜能夠在劇場工作的機會,即使是一位stage hand,每人手上也會有自己的筆記,隨時帶在身上,排練時一再檢查。也從未有人對於改變造型有任何意見,所有人都瞭解一切都是為了演出,這是劇場工作者必須具備的心態。

沒人知道自己將來畢業之後的工作為何,但在求學階段,我們對老師與學長姊或是幕後工作人員,都抱持相當尊敬的態度。盡管呈現後被老師罵得很慘,獨自站在台上流淚,下台後也只是默默地把眼淚擦乾,感謝老師提醒自己的不足。

也許各位在抱怨之餘可以思考:我有什麼條件可以上台當一位演員?我的專業知識與技巧是否足以獨立處理各種不同角色?我是否很容易被別人取代?以及,我該如何把握每次演出機會,即使只有3分鐘的戲,也可以讓觀眾印象深刻。

沒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員。同樣道理,如果你覺得自己只是個不起眼的幕後工作人員,那麼在你自己的人生劇本裡,也不會是個主要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