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11月 05, 2006

戰戰兢兢的開始

我是個劇場人,在校時主修表演。但是很少發表劇評。即使寫過也是匿名,沒膽用真名。

一方面是覺得自己學識不夠,另一方面是怕得罪人。

真正感覺自己應該寫下來,原因有二,一是課堂上的經驗。一是參加國際劇評人協會(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Theatre Critics 以下簡稱IATC)2006年於首爾舉行的特別年會。

某次上課向學生解說劇場的短暫性,提到一個演出在結束之後還剩下什麼。想起自己在一次演出過後,手執榔頭把景片拆毀的經驗。

我敲不下去。

這麼多人密集工作幾個月之後,滿場觀眾掌聲噓聲過後,彷彿一切從此消失。最後剩下什麼?節目單、海報、劇照以及影像紀錄。但這些真能證明發生在舞台上的一切?我想看到一些迴響,也希望能看到別人所看到的以及自己沒想到的。

於是開始書寫,但還是沒有一個明確的方向。遇到了一些問題:我是誰?寫給誰看?以及該用何種角度切入?

這時候Robin來信要我參加IATC年會,剛開始我是質疑的,我的背景以及工作,足以支撐一位劇評人所該具備的條件嗎?

最後還是決定參加,在young critics的seminar中發覺,來自世界各國的人,大部分有相同的疑問。他們是如何開始的?

我相當幸運,能在跨入這塊領域時便有機會吸取前人彙整好的經驗,有幾個時段參加 congress,senior critics許多論文也相當精采。

此行也見識到韓國人如何從三年前開始籌備一場精彩充實的會議,並且觀賞「首爾國際表演藝術節」(Seoul International Performing Arts Festival)的許多演出。

看了戲、開完會也討論完,我真的準備好做一位劇評人了嗎?沒有,一位劇評人應該具備太多條件。

但若不開始,永遠也做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