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 11月 11, 2006

等待新鮮空氣-首爾年會紀錄Day2

經過一晚的整理、反省與沉澱,慢慢適應這裡的步調。第一天seminar慘痛經驗過後,了解伺機而動之必要,沒人會禮貌的邀請你發言,主動出擊才是王道。

領悟到這點,第二天是否已經蛻變成一位驍勇善戰的武士?沒錯,我決定花一個早上的時間做市區觀光。

一、市區觀光

on the bus
看看行程表,今天雖然是congress第一天,但早上是excom會議,再不去看看這個城市,很可能直到離開都不知道她長什麼樣子。巴士由飯店出發,將 首爾所有景點繞一圈,約二個多小時,中途若不下車參觀,車資5,000韓圜。專為觀光客設計,車上有四種語言的耳機逐站導覽。

這是座保留非常多傳統建築的城市,摩登大樓旁即可見古城遺世獨立。學生每天從百年城牆經過,拿著最先進的手機。鬧區部分與台北東區很類似,百貨公 司、塞車、跳樓大拍賣。斜坡多且陡,於是街上有許多重型機車,50CC應該不夠力。建築相當密集,因為過度密集,教堂尖塔必須更往天上發展才能吸引人們的 注意。

on the bus
街道不大,兩旁種滿銀杏樹,高塔或是以高塔命名的建築很多。博物館也多,民俗博物館、中央博物館、戰爭紀念館...等等。人們步行節奏比我想像中要慢,許 多人的外表一看就知道是韓國人:圓臉、丹鳳眼。沒見到貓或狗,連蹓狗的人也沒有,事實上八天當中,只有在市區見到一隻貓。

直得一提的是大學路,許多大學位居於此,今日的大學路及其周邊成為藝文活動蓬勃發展之所,文藝會館、藝術中心、藝術館以及大大小小劇場300多個 (是的,請勿懷疑),每天都有演出。希望能有機會可以在此看到一些沒經官方篩選過的表演,我認為這些演出比較能看出一個民族的生命力與創造力。

on the bus
車上看見KFC,很想跳下來買桶外帶全家餐,知道今天不會有時間吃午飯,所以早餐在飯店把自己塞飽一點。走馬看花一趟下來,發覺傳統對這城市而言代表一種維持秩序的力量。歐美、日本與中國文化交織在此處,若是沒有這些傳統,快速蛻變的城市將會失序。

這是個什麼樣的城市?既陌生又熟悉。在首爾,我看到很多城市的影子。

二、研討會

今天討論的重點是New Theatricality & Criticism。

顯然經過一個晚上,大家對這東西的概念還是很模糊。我們從美學、性別、文化、政治、形式... 等等觀點切入,各國與會者分享評論經驗。越來越多人寫,但是越來越少人看。新的書寫方式(網路)雖然出現,但是閱讀人數並無因此顯著增加。從網站統計資料 看來,雖然網路提供方便快捷的搜尋方式,但因此而繼續閱讀的人數與既有讀者-劇場工作者或是對劇場有興趣的民眾-沒有劃時代的改變。許多人對於劇評的前景 並不看好,有人甚至預測它會逐漸消失。

「我們並沒有創造什麼」羅馬尼亞代表指出。的確,劇評的位置在一個演出中位居相當後期,屬於觀戲後的經驗與記憶,但沒人否定其地位。重點是,我們寫給誰看?

在釐清這個問題之前,必須先了解自己的定位,也就是此行前的疑問:我是誰?

如果劇評人完全由自身經驗出發,很可能因為本身從事劇場相關工作多年,造成大部分的讀者多少都跟戲劇或文學工作相關。但若沒有一些理論與實務基礎,純粹抒發心得又未免太過鬆散。

我的看法是,兩種不同的書寫角度都有其存在之必要。劇評人本身仍是一位觀眾,他必須感受到觀眾所感受到的感情,且看出觀眾所看不到的隱喻。這種在理 性與感性間穿梭的情形跟演員在舞臺上操控自己的身體與情感的方式其實有些類似。完全帶著冷眼批判的角度看戲,也許可以寫出很精采的論文。但如果讀者群來自 一般報紙雜誌期刊,此種批判方式只會增加劇場與觀眾的距離。

這是許多正在從事劇評或是曾經寫過劇評的人都面臨過的問題,並不是新的論點。

回到主題,什麼是New Theatricality(第一次看到這個字時唸到一半還卡住)& Criticism? 如何創造出來?這點把大家難倒了,轉來轉去仍離不開現有的一些理論。

(記得我要雪恥嗎?阿母,我終於逮到機會了)

我提出的重點很簡單,那就是,我們是否有能力接收到舞台上的訊息?

在台灣幾乎只要有新戲推出,都會在網路上發布消息,或是成立專屬網站。很多人都有blog的經驗,也有不少人利用blog書寫看戲心得或評論,不可否認,它增加了劇評曝光的機會,資訊流通也提供相當的方便性,但此種新的方式對劇評內容是否有很大的助益?

我舉前一天晚上看的《Three Beautiful Soulmates》為例,劇場有劇場的共通語言,即使母語不同,身為劇評人必須足夠敏感能感受到舞台上所呈現的一切。如何讓自己具備此種能力?如果劇評人本身只有理論基礎?

這並非意味著沒做過戲的人沒有能力寫劇評。劇評是相當依賴演出的一項工作,沒有演出則不會有劇評。既然我們從劇場而來,一切還是該回歸於劇場。創作 者一直不斷的運轉,運轉內容,運轉形式,我們若不清楚其步調與特質,或是完全不了解劇場工作如何運轉,永遠只能在其背後跟隨,如何能使評論內容有所創新?

我的論點其實相當本位,因為當創作時,極渴望有人能收到我想傳達的意念。

蘭迪,這位焦慮的編輯很支持我的說法,讓我鬆了口氣。

三、觀賞演出

《等待果陀》 (Waiting for Godot)

演出時間:2006年10月21日晚上7:30 演出團體:Sanwoollim(Korea)

導演:Young Woong Lim 劇本:Samuel Beckett

約120人的半圓形觀眾席,劇場位於地下室,從天花板地板,包括佈景都是黑色,典型的黑盒子(Black Box)。主要演員亦穿黑色西裝戴黑帽。韓語發音。無字幕。

為了慶祝貝克特百年誕辰,從今年9月起12日起,Sanwoollim劇團演出長達三個月的《等待果陀》。對於全世界的表演界而言,37年來由同一位導演此劇是極為罕見的。

大會手冊裡是如此形容 Sanwoollim的《等待果陀》

Sanwoollim's Godot owes its reputation as " The Eastern interpretation of Beckett" to exceptional direction of Young Woong Lim, who has shown the rare ability to adapt the original text to the sensibilities of Korean audiences. Beyoung this, the Gogo and Didi of Sanwoollim's Godot are universal, "real clowns" rather than realistic characters.

必須誠實說,我看不出"real clowns"的部份,反而覺得導演用相當寫實的方法來詮釋這齣荒謬劇。例如節奏很緊湊,對於劇中的停頓(pause)沒有特別處理,讓我感受不到時間的 存在,於是無法產生等待的荒謬感,事件相當流暢的進行。但演員相當資深,肢體聲音與情感都很精準。

比較三次《等待果陀》的完整演出(第一次是陸愛玲老師,第二次是賴聲川老師),陸老師的詮釋讓我傷心到半夜,賴老師也讓我恍神好一會。這次看了 Young Woong Lim的果陀,抱歉容許我這麼說,希望早點結束早點解脫。

部分原因也許是因為演出一開始劇場內就沒有冷氣,120人在密閉的地下室,讓我快窒息。可能因為冷氣會影響演員的聲音,但是在全黑又沒有空調的環境 裡,大約演出半小時後很想衝出來呼吸。但今天很多senior critics都到場,我的位置又是那種一落跑全場人都看得到的地方。

不過整個過程倒是很令人感到《無路可出》(No Exit)。

四、結束

演出完在劇場裡有個小小的 wine party,多謝他們的三明治讓我今天吃到第二餐。酒會裡認識來自香港的Dr.Tam,一位非常和善的老師,跟他說了我的心得,他點頭微笑。

另外終於遇到代表台灣的 Weiyu,久聞其名,之前一直沒機會認識。白天她在congress我在seminar所以看戲時才見到面。

能再度說中文感覺真好。

明天要到congress聽論文發表,還有兩齣戲要看,我的室友也該現身了,應該又是充實的一天。


Technorati : , , ,